2021年1月27日,由香港中國金融協會策劃主辦的《首席經濟學家系列》線上直播講座第一期成功舉辦。本場嘉賓,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博士分享了「十四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形勢和歷史機遇。直播受到了會員朋友們的熱烈歡迎與高度認可,超過800人次觀看了此次直播。
陸挺博士首先對2020年進行了回顧,他認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遠遠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疫情肆虐期間,中國防疫表現優秀,成為全球唯一維持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全球政治經濟中地位上升。美國疫情嚴重且並國內矛盾加劇,大選也留下隱患,國力和國際地位有所下降。對未來幾年會發生深遠影響的,一個是各國政府大規模印鈔或增加財政赤字刺激經濟,另一個是線上和線下經濟的變化,平臺經濟崛起;另外,疫情不僅拉大財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也可能形成階層固化。
展望2021年,陸挺博士認為對全球經濟和政策的判斷仍然面臨疫情這一最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不知爲不知,在做判斷時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疫苗帶來了希望,但不可過度樂觀。由於防疫經驗的積累,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會小於2020年,且在不同部門間也是有差別的,對製造業幾乎無影響。通脹壓力預計不大,所以歐美不會很快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美國加息可能在2023年年底。
對於中國經濟,陸挺博士認為2021年會是較為順利的一年。第一,中國經濟增長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疫情在中國再度惡化可能性很小,加上低基數和較穩健的政策,以及上升的儲蓄率、關鍵製造業領域加大投資等,經濟增速仍將處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前列。第二,較低的通脹風險。中國通脹的特殊因素----豬肉供應上升會導致豬肉價格明顯下降,並且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各國的產能也在逐步恢復,使得通脹風險低於其他國家。第三,政策退出壓力較小。中國本輪政策刺激力度比2015-2016年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都要小,因此2021年政策退坡幅度也會減小,預計整體利率上行幅度有限,宏觀經濟環境比較溫和。第四,抗風險能力上升。2020年經常項目盈餘大增,海外資金流入上升,央行有較大空間、較高能力應付系統性金融風險。第五,中美關係有一定改善,較難出現惡化。美國拜登政府上臺,會實行先內後外的策略,外交方面則是先靜后動,中國相對而言會獲得一段平穩發展時期和戰略機遇期。
關於中國政策方面,陸挺博士認為此次疫情期間的政策製定並非關注眼前而是思考長遠、張弛有度;面對短期經濟穩定與長期經濟增長的平衡,節奏與力度把握得很好。最能夠代表中央政策思路的是今年1月11日習總書記在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發言,總體而言就是,世界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這邊。具體到今年,不必擔心政策急轉彎,政策整體應是溫和、靈活調整,重心轉到中長期。雙循環的核心戰略,一是抑制房地產的信貸需求,將資源引導到實體經濟尤其是製造業,降低對國外高科技產品的依賴;二是降低對進口產品的依賴,比如能源、糧食等,同時發展城市群以集約使用土地資源。雙循環在降低對國外依賴的同時,也是更高水平的開放。2020年雙邊協定、海南自貿區等都有了好的進展,有助於未來幾年政策的持續優化。
嘉賓介紹:陸挺博士于2018年5月加入野村證券,擔任董事總經理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2015年初至2018年5月期間在華泰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和董事總經理。此前擔任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和董事總經理。陸挺於2006年加入美林全球宏觀研究部,2010和2011年被彭博通訊社評為預測最準確的中國經濟學家。2013至2015年連續三年蟬聯《Institutional Investors(機構投資者)》亞洲區經濟學家排名第一。陸挺是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在北京大學取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此後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經濟學博士。陸挺也是 “國家千人計劃” 專家,並擔任香港中國金融協會副主席等社會職務。
如欲瞭解直播詳情,請掃描海報二維碼觀看重播視頻。協會直播也首次登錄Wind平臺,可在「3C會議」頻道點擊觀看。